|来源:央视网
央视网消息: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“两会”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,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。这是习近平“农民观”的新表述,与习近平先前相关表述是一脉相承的: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,说到底,关键在人。要通过富裕农民、提高农民、扶持农民,让农业经营有效益,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,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。”
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,前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“职业”,后者是一种被动烙上的“身份”。现在,大量的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了,主动选择离开农村的土地。这是大多数“身份农民”脱贫奔小康的道路选择,是时代的进步,历史的必然。富裕农民,必须减少农民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冯仕政说,“职业农民”概念的提出,意味着“农民”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,而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。从经济角度来说,它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,有利于农业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,尤其是在当前人口红利萎缩、劳动力资源供给持续下降的情况下,更是意义重大;从政治和社会角度来说,它更加尊重人的个性和选择,更能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更符合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发展理念。
“身份农民”与“职业农民”的差别还在于,前者最多只能勉强养家糊口,有的连这都做不到;后者则可奔小康,还能致富。
“职业”和“体面”的内在关系是这样的:不职业不富裕,不富裕不体面。这是因为,“职业农民”操作的不再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,生产都有适度的规模,产量和质量有技术做保证,产品的营销加工等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,等等。
“谁来种地”和“怎样种地”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。习近平总书记用“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”九个字勾勒出新型职业农民的鲜明特征,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:热爱是最好的老师,农业是一项技术活儿,农业也是一个可以赚钱的行当。
新农民,善抓政策与市场两只手
习近平指出,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,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。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,主攻农业供给质量,加强绿色、有机、无公害农产品供给。
这意味着,现代农业,不仅是数量农业,更是质量农业;不仅要提供大路货,更要生产农业精品。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今天,消费者更加注重食物的绿色、有机和安全,尤其是大城市中的中高端消费者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一些新型职业农民正在努力开拓这个市场空间,有的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。但是,离市场的需求,依然有相当的差距,期待更多的职业农民跟上去,为市场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绿色有机的农产品。
新型职业农民,对政策和市场多有敏锐的洞察力。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,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就需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包括农村的职业农民,也包括返乡下乡的农民工、大学生、科技人员和退伍军人,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,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。
在农业供给侧改革、土地流转、结构调整等农业政策大背景下,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参与其中,获得了良好的效益。辽宁省昌图县的种粮大户王亮说,“2016年我流转了5168亩地,虽然只调出了600来亩地种高粱,可万万没想到,这600多亩高粱地净赚了50多万元,和我4500亩玉米地的利润差不多。”跟着政府政策走,能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不“吃亏”,抓住市场信息,更可增加农民收入。湖北仙桃市新农民韩高科,2007年返乡创业,带动农户成立合作社,搞订单农业,拉通产业链上深加工生产线,做自己的品牌。通过多年努力,他的藕带、藕片、四季豆等深加工产品,已经销往美国、以色列、日本和韩国,而新鲜的蔬菜则销往中国香港等地,年产值数千万元。
我:
新农民,善把科技和产业融合在一起
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今年“两会”期间指出,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、内生增长的历史新阶段。他强调农业部高度重视,始终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。要让一大批能创新、敢创业的“新农民”,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,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。
返乡创业的高材生陈开飞立足现代农业,用现代科技手段破解养殖中遇到的难题,在5000多亩的山地上用无人机放羊,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,经过4年的发展,销售额就达到了5000多万元。
今年正在展开的春播春管,随处可见高科技的身影。农用无人机在田间洒药、智能喷灌设备给麦苗浇水、机械插秧机在水稻田插秧等等,这些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成功带动了农业的高效发展。
新型职业农民要在经营中创新,扩宽农产品销售途径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。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、打造农产品品牌、二维码在农产品的应用、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等等,这些创新经营不仅为生产者增加了收入,也让消费者买得更加放心。
“树下养鸡种草——鸡吃青草、虫子、蚯蚓——蚯蚓吃鸡粪——青草拿来喂鱼——农庄里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则变身沼气”,这条“鸡—蚓—果—草”绿色生态循环链,是成都崇州市白头镇的新农民冉启斌钻研出来的生态种养办法,既节省了成本,又产出了满足人们“优生活”需求的有机高端农产品。
发展农业现代化,需要一大批善于思考、有创新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。用他们的智慧把互联网科技融入农业中,实现智慧农业;把品牌意识带到农产品中,实现品牌农业。
新农民,善领一方群众脱贫致富
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鲜明的示范功能、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,既能发挥传导市场信息、运用新型科技的载体作用,还可以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,整合金融、科技、土地等各种要素资源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推动农业农村改革综合效应的形成。
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。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,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。
新型职业农民懂技术、会经营、善管理,不仅能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,更激发了当地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,很好地实现了“帮贫带富”。
山东省高唐县孔令俊2011年返乡创业,成立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,带领会员开展订单式种植,安置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就业合作,并与5个省定贫困村120余户群众签订栝楼种植协议,每户每年收入达到5000元。2016年合作社流转周边村18户群众土地,帮助他们脱贫,目前入社群众200户,每户每年增加收入5000元,起到了很好的“帮贫带富”作用。
近年来,各地政府很注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,并让他们依靠培训所学,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,以实际行动带领更多农民实现脱贫致富。目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达到1272万人,比2010年增长55%,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。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健全农村创新创业“双创”促进机制,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,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,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科技人员到农村施展才华。这更激发了更多人去投入到农业领域中的热情,促进农业部关于“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”目标的实现。
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,他们将传统农民从土地里解脱出来,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促进农业产业融合,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增绿。随着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壮大,他们必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,脱贫攻坚的生力军!
新农民,新农村,新希望。让我们一起,共同为孕育更多的新农民培植沃土